每接近双十一多一点,心,就会更怯一点。
究竟她是“买”,还是“买很多”。
手心,总会不由自主的,冒汗。
每年都在“未用完”和“再要买”的循环中生生不息。
我只是希望她选的,是坚便宜,真需要。
双十一若不如初见,能省一千是一千。
我是专业比价员
Sara桌面上的电话,外形很像垂肩,铃响之前会耸肩娇喘。或许是打电话来的次数激增,响起来咬牙切齿的。
“今天80个品牌要定价。”领导的声音。
“‘加量’这回事还真公平”Sara心想,早上回到办公室时已听到同事的任务也是这数字,双十一前“工作量”是每天与同事交流的例行话题,整个公司都弥漫着大战前夕剑拔弩张的气氛。
数字游戏
被问起职业,无奈回答定价员,但一般人对这个职位都很陌生,其实Sara深知自己就是个电商比价员。A产品想在公司平台上架,供应商发来价格,明显不吸引,从系统调出数据,其他电商比这个定价便宜多了,Sara负责汇报,然后营业部同事会让供应商把价格定得有说服力为止。Sara每天的比价强度,相信再精明的C9(请用英文读)都甘拜下风。
“现在是5040”,不是什么密码,Sara正向同事交流着工作进度。
50家品牌,40个要打回重新定价。Sara冷笑一下,供应商才是对工作彻底的懒人,她心想。反正都要经过平台审核才能定价,干脆发来天马行空的价格,谁有要求谁干活。
刻板趣味
VLOOKUP(EXCEL匹配公式)的机械式工作,Sara喜爱度有8分(满分10分),双手虽应接不暇,脑袋却悠长假期。真正“load机”之时是看到“5元一双鞋”的一霎。
马上打开固定的亲友群组,粘贴链接,全程不足10秒。夸张的价格,带来片刻的快乐。因为工作性质,总能率先发现一些超低价的“笋货”,Sara在亲友中很具江湖地位,每发一条信息就能让微信群立刻沸腾。也唯有在这一刻,能让Sara在枯燥的工作中获得成就感。
这是快乐的上半场,Sara临下班前收到一条信息,“今天的货秒到了,晚饭,我的!”
相信不是异常丰盛的晚餐,但也撩动了Sara早已习惯被答谢的那颗心。Sara朋友姊妹不少,特别是得知她的职位,以及用途时。在双十一前的这晚,姊妹说会多带几位朋友给她认识。Sara对热闹很适应,当年无论是小学,还是初高中,她家几乎是同学们的客栈,同学们玩累了过来清空她的零食柜,借走她的光碟,每次她总是毫不迟疑地去开门。
无可取代
Sara靠比价搵食已经3年,每年忙到趴低的双十一,别人着紧比价,她在意的是比价的系统有否升级。
互联网界也有传统的一面?
Sara第一次参加双十一时,眼睛死盯着屏幕,从Excel内找出产品名字,上友商平台查价后逐个记下,再人工算出差价……当时公司的比价系统还未出现,全民皆网购的疯狂也未出现。
再一次遇上双十一,比价系统来到了现实,但就像当年分别发明了洗衣机和干衣机,两者并未二合一,录入虽然更方便了,差价还是要自己算。
到了今年,系统又升级了,懂得算差价,但还是不能诚实反映价格,机器不会算红包,不知道买满能减,定金还能膨胀……需要更高明的Sara来完成数据。
“还好,双十一前夕都是22点前下班”相对于隔壁营业部门,凌晨3点Email还在你来我往,Sara觉得她的加班只是小疲劳。不是最核心的任务,重复又重复的整理,但对于格外喜欢细节与诚实的Sara,却是恰到好处的位置。
生活家们兴致勃勃地在网上找出低价,原来已有人早早跑起了比价马拉松,没有响亮的名号,却能让双十一可以愉快地玩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