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猫和京东的营收情况和规模对比
据京东集团2019财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显示,2019年一季度京东交易总额(GMV)达到1293亿元人民币(约201亿美元),同比增长55%;2019年第一季度经营亏损为8.649 亿元人民币(约1.341 亿美元),去年同期经营亏损为8.226亿元人民币。
与此同时,阿里巴巴集团2019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,2019年一季度阿里巴巴平台GMV达到7420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24%;净利润为53.14亿元(约8.24亿美元),较上年同期增长85%。
从总体数据来看,从增速看,京东比淘宝天猫更快,一季度京东同比增长是55%,淘宝是18%,天猫是34%。新增活跃用户京东是74%,淘宝是22%。
尽管京东的增速明显,其体量也难以同阿里相提并论,阿里的GMV几乎是京东的6倍。在电商还是靠“烧钱”刷存在感的现阶段,面对线上商超这一片“蓝海”,无论是天猫还是京东都还得拼命往里面砸钱,在这一点上,常年亏损的京东显然比不上财大气粗,背靠阿里的天猫,在业务扩张上会因资金不足而缩手缩脚。
天猫的改良平台模式和京东的在线超市模式
实际上,天猫超市和京东超市的模式有很大的差异,天猫超市类似于B2B2C,而京东则是B2C。
具体而言,天猫超市与天猫单品单店的传统模式不同,是一种改良过的平台模式,各品牌商的货会统一进入菜鸟分布在全国的专为猫超准备的11个中心仓库,消费者在线下单后,猫超工作人员会把购物车里的商品打包成一个包裹,统一发货,交给万象等落地配公司去配送。
在这种模式下,天猫超市不存在库存压力,更像一种寄售制,直接与实体超市展开竞争。
京东到家的模式同苏宁、1号店类似,是一种直采直销模式,京东的货物是从品牌商买过来的,然后通过自己的物流团队送达至消费者,与实体超市实现合作共赢,搭建起一个良好的集中平台。
总结起来,两者的差异有三点最大的不同:一个是货物所有权,天猫超市仓库里的货物的所有权是供应商或者厂家的。京东的货物是京东从供应商或者厂家买过来的,货物的所有权是京东的;二是盈利模式,天猫赚的是仓储保管费,物流费等服务费,而京东赚的是差价;三是天猫超市的物流基本上是外包,而京东则是自建物流,可实现“半日达”,物流速度较快。
至于哪种模式比较好,只能说各有优缺点,留待时间去验证。
手机扫一扫,想怎么看就怎么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