双11春晚火爆真相:阿里新兴引擎在崛起
京东和天猫孰强孰弱不言自明,后者在品牌方中拥有不可撼动的影响力,为何还不遗余力地玩转双11春晚?从阿里最新季度财报不难看出,阿里热衷于文娱产业,并积极展开布局。财报显示,阿里收入同比增长59%,达到321.54亿元,取得上市以来最强劲增长,其中,数字媒体和娱乐业务表现尤为抢眼,首次从“其他”类别中分列出来,季度收入31.35亿元,较去年同期8.12亿元上升286%,成为名符其实的新兴引擎。
联想到今年6月阿里成立大文娱版块,主要为用户提供更精致的社区、内容、文化、娱乐体验,囊括阿里影业、优酷土豆、阿里音乐、阿里体育、UCWeb、阿里游戏、阿里文学和数娱事业部,基于“Double H”(Health,Happiness)战略源源不断地为用户提供“快乐”,我认为双11春晚只是阿里大文娱的小试牛刀和集中练兵。
目前,阿里大文娱已建立起强大的泛媒体生态,拥有超4亿月活的UC和UC头条、移动端1.67亿月活的优酷、12亿日活的微博,加上阿里星球、阿里影业、阿里数娱打通电影、动画、游戏、明星等多形态IP内容,可以更好地服务有内容消费强需求的粉丝群体。
于是,定位于IP授权交易平台“阿里鱼”横空出世,探索电商×IP模式,去年上海家化与双11春晚联动正是出自阿里鱼之手。此前,阿里鱼力推的《大圣归来》相关IP产品单日销售额高达2200万元,有效验证了电商×IP模式的可行性和正确性。
区别于过去IP运作涉及不同部门、公司和角色,阿里鱼核心竞争力是以阿里大数据为基础,为IP方、品牌方提供在线授权、营销、销售等全链路服务,帮助IP实现快速商业化。IP运营核心流程是:阿里鱼向影视公司等IP方集中采购IP,随后分销给天猫商家。
所以,IP源头和IP运营成为阿里鱼的两大发力重点。除了大文娱持续输送各种类型IP,阿里鱼还把目光瞄准阿里系之外的合作伙伴,与中影、光线、东方梦工厂、迪士尼等众多中外版权方达成合作。同时,IP已经进入到精细化运营阶段,不能割裂载体与IP内核之间的联系,阿里鱼不仅帮助IP方售卖,还给予开发、营销、销售等多方面支持。要知道,IP商业化关键在于设计能力,阿里鱼云设计中心联合设计机构为IP提供设计服务,品牌方和IP方均可采购IP设计能力。
值得注意的是,IP魅力不仅体现在知名度,更是被市场验证过的用户情感载体,通过对情感载体的运营,阿里电商体系变得更精准化和细分化,不仅符合移动互联网的社群特征,更带来切实的温度感,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。
写在最后
天猫2019双11狂欢夜总策划、阿里鱼总经理应宏曾透露,参与IP关联销售的店铺,天猫消费新用户占比超过70%,表明电商×IP具备强大的拉新能力,IP有超强的吸粉能力,电商则对IP有超强的反哺能力。
昨天,在宣布上海家化斩获独家冠名权的同时,应宏还初步公布双11春晚玩法:国际化明星阵容、阿里大文娱齐上阵等,有望将双11春晚打造成比肩美国“超级碗”的超级吸粉IP。可以预见的是,今年双11春晚将再次掀起收视狂潮,为双11开场积攒更高人气,上海家化无疑将成为双11日化行业的最大赢家,单日销售额再创新高已成定局。